冬至的来历和故事,冬至的来历故事

wendazhushou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128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本文目录

  1. 冬至的来历故事
  2. 冬至日由来
  3.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
  4. 冬至内容资料

冬至的来历故事

冬至过节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《清嘉录》中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,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,是上天赐予的福气。

汉朝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“贺冬”,例行放假。

冬至日由来

冬至,又称冬节、亚岁、长至节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

冬至,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,于每年公历12月21-23日交节。

冬至过节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饥唐、宋时期厂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,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,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。

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,是上天赐予的福气。汉朝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“贺冬”,例行放假。《后汉书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”

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,军队待命,边塞闭关,商旅停业,亲朋各以美食相赠,相互拜访,欢乐地过一个“安身静体”的节日。

冬至的来历和风俗

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,日期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-23日之间。冬至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,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

在中国,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有许多传统的风俗和习俗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冬至风俗:

冬至的来历和故事,冬至的来历故事

1. 吃饺子:在中国北方,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,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

2. 吃汤圆:在中国南方,冬至这天有吃汤圆的习俗,因为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圆满,寓意着家庭和睦、幸福美满。

3. 祭祖:在一些地区,冬至这天会有祭祖的习俗,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祖先祈福,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、健康和幸福。

4. 喝羊肉汤:在一些地区,冬至这天有喝羊肉汤的习俗,因为羊肉汤有驱寒保暖的作用,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食用。

5. 吃馄饨:在一些地区,冬至这天有吃馄饨的习俗,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,有招财进宝的寓意。

总之,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和习俗,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
冬至内容资料

冬至,又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
冬至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22个节气,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,于每年公历12月21-23日交节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,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比较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比较小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比较短、黑夜比较长的一天。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(23°26′S)向北移动,北半球(我国位于北半球)白昼将会逐日增长。

冬至这天,太阳虽低、白昼虽短,但是在气象上,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比较低。实际上,由于地表尚有“积热”,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,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。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,显然偏迟。时至冬至,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,民间由此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(民谚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数九”)。

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,有冬至祭祖的习俗;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
冬至的来历和故事,冬至的来历故事

小编结语

以上关于冬至的来历和故事,冬至的来历故事的讨论内容今天就介绍完了,如果反馈不错,小编还会继续分享的,谢谢您的阅读!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大羽丸小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目录[+]